首頁 > 教職員工 > 國際大學排名之省思 如何公正評量大學表現?

國際大學排名之省思 如何公正評量大學表現?
2021/11/26

治大學國際合作處於11月11日舉行第五場「全球高教聯盟.培育世界新公民」線上工作坊,以「國際大學排名之省思」為主題,由教育學院侯永琪副院長擔任召集人,邀請日本、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和英國等地的學者專家參與。第一項專題討論國際大學排名的陷阱和挑戰,第二項則聚焦於學科領域排名的優劣。

 

政大校長郭明政於開幕致辭中指出,國際大學排名的評斷標準是他相當關切的議題,現行機制皆有的通病是它們難以全面衡量各大學的表現。目前國際間主流的排行系統,將學術機構的研究成果,視為重要的評斷準則之一,然而過度重視研究成果,造成學生學習的成果未能有效呈現,忽略了高等教育的責任。

 

此外,國際大學排名例如「QS世界大學排名」及「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重視英文文獻出版,可能因此忽略了文化及語言多樣性。上海交通大學「世界大學學術排名」將自然科學學術文章出版作為評斷大學優秀的標準,埋沒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大學的努力。因此,應加強討論如何以更廣泛的角度衡量大學,不只學術研究量能,其他如學生職能潛能、企業滿意程度及校友社會影響力,都也是評價頂尖大學重要的環節。

 

                                                          

(工作坊召集人侯永琪副院長)

第一項專題主持人為政大國合長林美香教授,由香港嶺南大學副校長莫家豪,馬來亞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Husaina Banu Kenayathulla 及日本東北大學國際策略辦公室副主任米澤彰純發表。

 

莫家豪教授以中國高等教育擴張為例,闡述重視大學排名帶來的影響。中國從1990年開始便策略性地補助重點大學,藉以提升這些頂尖大學的排名。此策略雖帶來顯著的成果,卻也導致資源不均日益惡化,無法讓所有學生受惠。

 

莫家豪又點出國際排名對大學的另一個負面影響。全球化下,國際大學排名可能限制大學的發展,導致研究型大學間的同質性增加,並與其他大學產生階級區分。若是大學過度重視排名,則亦可能阻礙學術自由和研究機構的自主性。他認為更應強調大學教育的責任,「教育應是給所有人的,一味追求卓越的名聲,會使學校失去靈魂。」高等教育機構應謹慎,避免將所有資源投注於提升國際排名。

 

Kenayathulla教授也呼應莫家豪的觀點。她表示,近幾年馬來西亞高等教育相當重視「QS世界大學排名」,導致大學把重點從教學轉移到研究,努力提高國際排名。政府也介入高等教育,鼓勵研究論文發表。但過度重視學術研究數量,出現了研究重量不重質、只用英文發表研究成果等現象。她補充道,在新冠肺炎的影響下,大學的運作模式皆受影響。她表示,我們應思考目前排名標準,是否仍然適用。大疾期間,學校的危機處理能力、遠距離教學的成效都應該被考量。

 

米澤彰純教授指出,日本境內大學的國際排名,二十年來呈逐漸下降的趨勢,然而南韓、中國、香港等其他亞洲地區之大學,排名卻明顯上升。此現象引起日本國內媒體的關注,政府也因此更加重視大學排名表現。日本政府近年向重點大學提供研究補助,並藉此鼓勵學術發表。談及世界大學排名所帶來的挑戰時,米澤教授認為,輿論對世界大學排名的重視及政府對高教機構的介入,如提供補助等,對大學的影響甚鉅。他建議大學多了解大學排名的機制、改善資訊的透明度,使資料更易取得,並與其他大學、政府、排名機構發展密切的關係。

 

回應與會者的提問時,莫家豪教授再次強調,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之一,是提供高品質的教育,而這應該是所有高等教育機構努力的方向,而非競爭更好的名次。與其互相競爭,我們應促進國際間的學術合作,共同努力,改善國際社會的發展。

 

第二項專題主持人為政大商學院副院長尚孝純教授,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前副校長Seeram Ramakrishna教授、QS世界大學排名全球學術諮詢委員會Martin Ince主席發表,討論學科排名的優劣。

 

Ramakrishna教授表示,跨領域、跨科際的學習和研究,是現今的趨勢,也是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所鼓勵的方向。他說,「回顧歷史,現代科學之父伽利略的知識橫跨物理學、天文學、數學、哲學。然而,現在備受推崇的學術機構、學者卻幾乎只專注於精通單一領域。」他又追問,「學科排名如何將日益被重視的跨領域學習納入考量?」以此為鑑,提醒我們必須思考學科排名,對未來跨領域學術發展的影響。

 

然而,針對是否該因此取消大學部學生主修制度的提問, Ramakrishna教授認為主修制度仍有其必要。「例如在解決氣候問題上,我們亟需更多跨領域的人才,然而單一領域的研究貢獻也不可或缺。」就業市場的影響也很大,「學生學習跨領域知識,但是若他們無法突顯自己的專業,在激烈的就業市場中也難以脫穎而出。」

 

Martin Ince以QS世界大學排名的立場說明,學科排名對學生來說是有用的,它是學生選擇大學的重要參考依據。透過大學學科排名,學生更了解學科在各大學的發展,幫助他們選擇自己適合的學校。

 

然而Martin Ince提到,諸如疫情、氣候變遷、出生率下降等因素的挑戰,是大學排名制度難以衡量,卻又必須納入考慮的。學校須以永續的角度思考「學生需要遠離家鄉求學嗎?」「學地質學需要橫越千里,只為了觀察岩石嗎?」「學校應對氣候變遷的能力如何?」「疫情的影響下,遠距教學成為主流,但成效如何衡量呢?」他補充,「我們無法斷言哪一項學科最重要,但疫情之下,我們看到了不僅科學,人文領域對社會也是極為重要的。」

 

                                                                            

(各國學者專家參與「國際大學排名之省思」工作坊)

美國馬里蘭羅耀拉大學教育學院院長Joshua S. Smith在綜合討論時,分享他從美國大學體制觀察到的現象。他指出,學生學習成效是QS等大學排名機制相當重視的一項指標,但是學生的意見卻沒有反映在排名結果上。此外,爭取提升排名所導致的競爭關係不利大學間的合作,甚至產生許多新的弊病,例如偽造數據等。Smith教授建議,應以大學對社會的長遠貢獻,來衡量大學之優劣,像是:低社經地位及少數族群的學生佔學校學生比多少、學校和多少企業及非營利組織有夥伴關係、「活到老學到老」的高齡學生就業能力如何,以及學校對教育學生的重視程度等。

 

侯永琪副院長在總結時提到她從這次工作坊獲益良多,不僅反思教學與師生的互動,也思考現行大學排名機制的許多問題與挑戰。大學如何在激烈的競爭增進自己的名聲,同時營造更加包容、多元且永續的教學環境,這是教育者都需要深思的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