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子報 > 語言交換App真的有效? 政大生不藏私分享學習方法

語言交換App真的有效? 政大生不藏私分享學習方法
2024/03/08

文/吳姿芳 責任編輯/廖采潔

 

在出國交換條件中,語言門檻是普遍大學生擔憂的面向,除了雅思、托福考試成績影響交換學校分發結果,還有口說能力能否融入當地,與在地人進行日常對話。網路擁有海量學習資源,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語言學習方法,便是大學生面臨的難題。

 

藉由三位政大生經驗,比較各種語言交換軟體、活動,交換生也分享心得,提供給想出國交換,卻因語言能力裹足不前的學生參考。

 

語言交換App的利與弊  語言初學者的入門方法

打開網頁,搜尋語言交換App,Tandem、HelloTalk、Hinative、Speaky等結果隨之出現,通過與不同母語的使用者傳送訊息,增強語言能力。 畢業於政大廣電系的金喆義, 他身為熟稔中文的韓國人,擁有語言交換App「Hinative」的使用經驗。他認為,這類型App適合自學的語言入門者,透過請教其他用戶幫助自己解惑,學習貼近當地的文法、流行用語。

 

金喆義將Hinative作為擔任韓文家教時的教學工具,觀察語言學習者在App上的提問,理解華人常苦惱的單字、語法問題。然而在使用過程中,曾被韓國學生要求檢查韓文作業,當免費勞工,「某些方面會讓我更懷疑語言交換這種關係到底值不值得。」

 

語言交換App近年來演變成交友軟體,曾到加拿大交換一學期的政大中文系四年級的楊薏樺,觀察到某些人的使用目的是尋找伴侶,且因不被合約綁定,隨時會消失,語言學習效率低,他說:「你就很會講各國的how are you,打招呼方式都不一樣,就會開始講一堆很沒有用的話。」 語言交換App對於想了解異國文化的人也許有幫助,若是專注精進語言能力,幫助程度有限。

 

 

楊薏樺在預算有限的狀況下,自行上網、詢問朋友,統整出一套英文學習方法,從加拿大交換回來後,希望自身經驗能幫助更多想學習語言的人。圖/楊薏樺提供

 

交換生公開語言學習方法! 利用潛意識染上語感

使用眾多語言學習App後,楊薏樺推薦個人學習App「VoiceTube」,它具備練習聽力的短影片、單字練習,口說音檔能被AI評分,還能上傳到論壇上,觀察其他使用者的練習狀況,有人會大方分享如何練習,或發表正向言論,「今天這樣練好有成就感!」他同時推薦其他App,如注重日常口語的Cake、提供完整聽力文字稿的Learn American English Podcast、雅思考試App雅思哥。

 

為了提升口說能力,他使用線上英語會話教學網站NativeCamp,月付制的費用適合有預算限制的大學生,還能自行決定預約或選擇即時在線的老師,隨時能使用或離開網站,「我記得那時一個月1299,每天練一兩個小時,每堂課不到1、200塊。」

 

 

楊薏樺認為交朋友也是練習語言很重要的一環,他曾在政大旁聽華文課,在校園找外國人攀談,不知不覺便認識幫助自己語言進步的人。圖/楊薏樺提供

 

楊薏樺花費大量心力摸索出學習方法,提到「潛意識」影響語言的重要性,舉凡聽Podcast與美劇、關注新聞時事的IG帳號,耳濡目染下便能改變語調、文法,「如果是真心想去國外的人,要把英文納入生活裡,不要有壓力。」他還分享朋友的方法,用英文想腦袋裡的事或對鏡子說話,總結一天、想像未來模樣都可以。

 

「我們不是先完美了,才開始做口說,而是不斷練習跟犯錯,才可以越來越完美!」楊薏樺分享自己練習英文的心得。他認為外國人說中文,就跟我們說外文一樣,都不是熟悉的母語,但我們會為他們感到驚艷,卻對自己感到不自信,「不擅長是很正常的事,不管用哪些方式練習,接受自己的程度,積極開口最重要!」

 

語言交換活動讓你敢開口! 實體互動增強語言熟悉度

除了與外國人交換語言的App,也有主打實體的交流管道,在語言交換平台Meetup,活動主辦方會上架單車行、跳繩、冥想等活動,讓不同國家的人互相交流。楊薏樺參加過三次語言交換活動,包含聊天進行語言交換、玩桌遊等,「會更敢開口,活用最近學到的文法。」相較於語言交換App,他覺得參與實體交換活動的好處便是習慣口說,提升語言熟悉度與自信,「今天有講到話!讓自身覺得這種感覺真好!」

 

楊薏樺曾參與主持人出面講解語言規則的活動,規定講英文、中文時間。每個人目的不同,有人想交朋友,有人希望練習特定語言,主持人制定規範,交際較輕鬆。政大新聞系校友吳凱西則透過臉書社團,參與較隨興的派對性質語言交換活動。他發覺有些外國人不喜歡台灣人直接使用英文對話,一是英文不是其母語,二是想練習中文,期待台灣人說中文,「互動上要使用哪一個語言會有點彆扭的感覺。」

 

 

吳凱西在語言交換活動認識新朋友,並到他開的海南雞飯餐廳享用感恩節午餐,同時也認識更多新朋友。圖/吳凱西提供

 

他在活動交到台灣、美國朋友,之後出席他們舉辦的感恩節午餐,在餐桌上聊許多有趣的話題,「英文程度跟你有沒有辦法擁有國際朋友,不是很正相關,朋友之間講究的是磁場。」

 

更多寰政94期精彩內容

政午英食堂NCCU English Diner 午餐時光開啟國際交流機會

從政大出發,找尋台灣廟宇文化的多樣性

感受神聖殿堂到觀光熱點的文化躍變,從英國經驗尋找宗教轉型可能性

宗教與藝術匯流,體驗福爾摩沙的別緻風景

屬於孩子的節日! 東西方兒童節文化大不同

我們是如何被養育成人的?東西方教養面面觀

回首來時路:台灣兒童福利政策發展與展望

台灣英語水平位亞洲中列 外籍生人數提升創造多語言環境

 

點此看電子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