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洪瑩霏 責任編輯/廖采潔
「台灣的人、自然還有食物都太棒了!」來自波蘭的Julia柯悠吟,目前就讀政治大學國際傳播碩士學程(IMICS),擁有中文系背景的她視台灣為樸實美麗的寶島,不論是壯闊的自然之美、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抑或是人情味十足的民族性,皆讚不絕口。
中文背景結合傳播領域
Julia先前在華沙大學就讀中文系,當時接觸不少中國文學、歷史、中國哲學、宗教,以及文言文,不過相較文學文化課程,她更熱衷於漢語語言學,學士論文即與語言及翻譯相關。華沙大學中文系相當重視翻譯,採用台灣師範大學出版的《讀報學華語》作為課程教材,訓練學生們在中文與波蘭語兩種語言間頻繁轉換,為她打下扎實的基本功。
傳播領域對她而言並不陌生,除了有中文系的背景外,她在大學時期雙主修媒體物流與管理學系(Department of Media logistics and Management ),學習媒體幕後的相關製程,像是行銷、公關。
雖然Julia來台攻讀碩士不滿一年,但她去(2023)年就曾待在台灣整整一個月參加政大華語文教學中心的語言課程。憶起那段學習時光,她說自己下午沒課時會四處蹓躂探索台灣,假日玩遍整個台灣西半部。
▲Julia相當享受台灣美食。/ Julia提供
獨在異鄉無拘無束
「來台灣生活是一種解脫。」
台灣雖小,但處處都是溫情。來台遊歷一段時間後,她深感相對於波蘭人的
▲Julia課後四處體驗台灣當地文化。/ Julia提供
文化衝擊:台灣人的熱情友好
「在台灣感受的人情味對我而言是『文化衝擊』,因為相較比之下,波蘭人並不樂於助人。」Julia接著講述過去受助於人的溫情故事。那時的她對台灣文化還不熟悉,尚處適應階段,有次與朋友至餐廳點了瓶啤酒,當時卻找不到可使用的杯子,兩人手足無措,沒想到坐在一旁的夫婦見狀,先是主動遞了自己的杯子給她們,隨後向餐廳老闆要了新的杯子,並親自至水槽洗乾淨後給他們。
「我有嘗試去了解台灣文化,因此對台灣人有一定的熟悉度。」她來台唸書做足準備,明白心之所向,知道自己為何而來,縱然此刻的首要任務是念讀書,但她也花很多時間在自我探尋。有感於「建立新關係,是在他鄉的生存之道」,她亦敞開心扉認識朋友來自各地的朋友,而有時在校園遇見同鄉,一同說起波蘭語,也能感到格外溫暖。
▲Julia喜愛台灣的一切,十分珍惜在政大的求學時光。/ Julia提供
更多寰政93期精彩內容:
東西交通文化大不同:坐滿的博愛座、無人滑手機的公車行、不斷誤點的火車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