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俞安 責任編輯/廖采潔
韓國的影視藝文產業興盛,從K-Movie、K-Drama到K-POP,都在全世界掀起了風潮。尤其是K-POP近年來成長飛快,經紀公司更擅長運用行銷手法,推廣藝人團體,周邊商品販售、同款造型穿搭都成為粉絲追隨的一種潮流。這種流行帶來大量的經濟效益,成為韓國代表性的「粉絲經濟」。
就讀國立政治大學企管系大四的學生李安晴,因為對K-POP的濃厚興趣,選擇在111學年度前往韓國慶熙大學交換一年,同時開始在韓國當地的「代購」事業。經營模式是由台灣的粉絲透過李安晴的網路商店下單,購買藝人偶像相關商品,再由交換中的李安晴在線下或是線上替粉絲以韓幣購買後,寄送回台灣送到粉絲手中。
▲到韓國慶熙大學交換一年的李安晴。/ 李安晴提供
▲代購的物品以專輯和偶像推出的周邊商品為主。/ 李安晴提供
運用企管知識經營代購事業
「其實我覺得做代購最主要還是因為我自己要去買,然後想說可以順便幫大家買,不然跑這一趟太可惜了。」李安晴在疫情尾聲,交換至韓國慶熙大學酒店觀光學院,這是台灣國立大學內所沒有的科系,學習大型活動的經營和規劃。在韓國的第二個月後,她開始了代購事業,透過經營也使她更全面的融入當地生活中。
作為交換生,經營代購事業也能和娛樂取得平衡,李安晴的第一次代購,便是到韓國知名的大型遊樂園「愛寶樂園」替粉絲購買園區內的限定商品。在享受異國生活的同時,也努力開源支持海外的各項開銷。
▲前往愛寶樂園同時代購商品和遊玩的李安晴/ 李安晴提供
在韓國交換的李安晴不向父母索取生活費,而是在交換前就申請教育部和政大共同提供的「學海飛颺」獎學金,以及利用代購賺取的費用支付在當地開銷。李安晴分享,在企管系學習的知識,對於幫助她經營代購店有所幫助,例如:更了解如何促進自己商店的銷量、運用什麼模式可以達到利益最大化、如何回饋消費者以留住顧客等等。透過不同貨幣間的利率轉換賺取差額,再加上一點代購勞務費,李安晴在代購事業的利潤,已經可以負擔在韓國大部分的生活開銷。
▲代購除了需要購買商品外,亦須盡力服務客人,讓所有客人拿到想要的偶像周邊小卡。/ 李安晴提供
交換生身分不利長期代購 後疫情時代亦使銷量下滑
李安晴在韓國以交換生身分經營代購商店,由於交換生擁有當地學生簽證,方便申請銀行帳戶、信用卡和當地電話號碼,在需實名認證的商店購買商品就方便許多,對經營代購商店來說非常方便,但簽證效期僅維持至交換結束。這學年回到政大的李安晴,只能請韓國當地朋友協助購買商品。如此不僅需多負擔一份人事支出,更無法親自保證貨物狀況,使得風險增加。
除此之外,近兩年來國際交流逐漸復甦,越來越多人前往韓國,代購市場競爭者增加。李安晴發現K-POP粉絲更傾向到當地或是其他國家觀看偶像的演唱會,而非購買周邊商品,整體消費習慣和疫情期間已產生差異,整體周邊商品的銷量下滑,再加上人事開支,目前李安晴在代購方面的收益已大不如前。
雖然代購收入不比以往,但由於已經營將近兩年,在粉絲群中也有一些名氣,商店目前在Instagram的粉絲也超過一千名,因此她表示在大學畢業前都還是會持續經營代購店,作為平時生活費的來源。回顧交換期間的特殊經歷,李安晴認為自己在韓國「邊讀書、邊追星還能邊賺錢」的生活十分可貴,雖然當時需要犧牲周末時間去排隊購買周邊商品,但能兼顧經濟狀況和興趣,可說是相當划算。此外,代購身分需要頻繁的接觸韓國當地的商家或是同行,在和當地居民溝通的過程中,也提升了韓文能力。透過代購這項工作,李安晴充分體會了韓國的生活。
▲在韓國的李安晴常常需要在週末到限定的快閃店體粉絲購買周邊。/ 李安晴提供
交換汲取研究養分 蒙特婁學生Léa Charette 的台灣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