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高筱淇
目前就讀於國際傳播英語碩士學位學程(IMICS)的同學高筱淇,本篇將以自身經歷及視角,分享至荷蘭萊登大學為期半年的交換準備及實際前往的心得。
前往荷蘭的起心動念 想出去看看這個世界
2022年碩二上學期,當身邊的同學都在忙著畢業、忙著撰寫論文、忙著找未來出路時,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出國交換。
▲2022年碩二上學期,當身邊的同學都在忙著畢業、忙著撰寫論文、忙著找未來出路時,我做了一個大膽的決定——出國交換。高筱淇提供。
近幾年,出國交換這件事在台灣大學中已是稀鬆平常,唯獨在碩士期間去交換的學生占少數,因此,當我下定決心要交換時,不免聽到許多身旁質疑的聲音:「現在去交
換投報率不高吧」、「為什麼不畢業後再去讀一個碩士就好呢」,這類的話語接連不斷地在耳邊出現,卻始終沒能阻擋我想要走出去看看這個世界的決心。
「我想要的,從來就不只是一個實質的學位或足以讓我誇口的經歷,而只是想實實在在地體驗自己在離家幾千公里以外的地方、獨立自主地生活一次而已,而交換的經驗,也真的完成了我這個夢想,」這是我當時在面對許多質疑的聲音時,經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
▲「我想要的,從來就不只是一個實質的學位或足以讓我誇口的經歷,而只是想實實在在地體驗自己在離家幾千公里以外的地方、獨立自主地生活一次而已,而交換的經驗,也真的完成了我這個夢想,」這是我當時在面對許多質疑的聲音時,經常對自己說的一句話。高筱淇提供。
下定決心要申請交換後,我便如火如荼地開始準備雅思考試及政大校內交換面試,最後成功申請至荷蘭萊登大學交換半年。在經過了整整一年多的努力及實際交換的體驗後,我對於當初的選擇只能以毫不後悔形容,也希望能將這樣寶貴的經歷與未來有興趣申請交換的學弟妹們分享。
交換準備期 準備語言檢定、對荷蘭的嚮往
想起當初準備交換的過程,我自己認為需要耗費最多時間精力的,應該就非準備語言檢定莫屬了。我當時申請時,能夠選擇的語言檢定只有雅思及托福這兩種,所以在評估自身條件後,選擇了偏英式英文的雅思做準備。
因為自己大學讀的是英文系,所以原本以為語言檢定準備起來應該不會太難,但實際準備後才發現,出國交換所需的語言檢定,與平常台灣國內的英文檢定,等級相差甚遠,尤其是說與寫的考試部分,需要耗費的準備時間極長。以我自己為例,那時認為集中準備三個月,應該就綽綽有餘,沒想到實際看到練習題本時,才發現所需的時間超出想像,因此建議有心申請的學弟妹,語言檢定準備期還是建議設定寬裕一點。
另外,雖然語言檢定中的寫作部分,我可以透過自己練習來達成,但因為口說部分通常需要另一位講者回應並給予回饋,所以當時我也常常利用校內各單位如國合處辦的各種英語活動,增加自己實際訓練英文口說的機會。
在準備申請交換的那段日子裡,我除了每天準備語言檢定外,最常做的,便是思考自己若申請上,到底想要前往哪個國家進行交換。
▲在準備申請交換的那段日子裡,我除了每天準備語言檢定外,最常做的,便是思考自己若申請上,到底想要前往哪個國家進行交換。高筱淇提供。
當初在選擇國家時,我其實一度很想選擇英國,因為在我的認知裡,英國語言障礙最低,至少在語言上適應起來感覺較為輕鬆。但無奈那年研究所沒有開放前往英國的名額,在失望之餘,荷蘭這個名字卻也在交換校名單裡令我眼睛為之一亮。
那時在簡章中抓住我的目光的,是一所名為萊登大學的學校,我還記得文宣封面是一對男女騎著腳踏車,兩人都笑得好開心,而背景則像油畫一樣美。我想就是在那個當下,我下定決心若有能力,一定要造訪這個美麗的大學。
▲那時在簡章中抓住我的目光的,是一所名為萊登大學的學校,我還記得文宣封面是一對男女騎著腳踏車,兩人都笑得好開心,而背景則像油畫一樣美。高筱淇提供。
申請交換的面試過程中,我除了老實地告訴面試老師,自己想前往荷蘭的初衷以外,也將自身的傳播背景,與萊登大學頗負盛名的媒體研究結合,最後有幸獲得老師青睞,成功申請至自己理想的學校進行交換。
荷蘭歷史最悠久萊登大學 集古老與活潑氣息於一身
作為荷蘭第一所創校的大學,萊登大學無論是在世界大學排名或學術領域皆有非常亮眼的表現,其中又屬其人文學院最頗負盛名,自1575年創校以來就有許多人文學者、哲學家、史學家及神學家至此拜訪及講道。
我於交換期間隸屬的學院就屬人文學院,包含了藝術、媒體、哲學、語言等等系所,而作為交換生的一大好處就是,不論你在政大所學專業為何,皆可自由選修自己有興趣的課程,甚至因為我交換的那年政大與萊登簽訂的是校對校交換(oversea exchange),所以若因個人喜好想要選擇其他學院的課程也沒有問題。
▲我於交換期間隸屬的學院就屬人文學院,包含了藝術、媒體、哲學、語言等等系所。高筱淇提供。
在授課方面,萊登非常的國際化,基本上九成以上的科目,除了真的是開給當地學生未來就業、比較實作的課以外,都是以英文授課,所以在這裡上課聽講,完全不需要擔心語言不通的問題。
除了豐富紮實的授課內容以外,萊登大學所在的萊登區域也有著非常方便的交通;對大部分選擇歐洲的交換學生來說,交換的目的除了是想要感受國外的學術氛圍,最重要的便是想把握時間在各國旅遊,而萊登坐落的位置,離全荷蘭最大的史基輔機場,坐火車僅需15分鐘,且荷蘭火車很少誤點,對於想要到各國旅行的同學們來說非常方便,至於萊登到阿姆斯特丹、鹿特丹等大城的距離,也都在搭車40分鐘以內的距離,交通相當便利。
▲萊登坐落的位置,離全荷蘭最大的史基輔機場,坐火車僅需15分鐘,且荷蘭火車很少誤點,對於想要到各國旅行的同學們來說非常方便。高筱淇提供。
另外,對於比較擔心到了國外會有文化差異、跟外國人交友會較有隔閡的同學來說,萊登大學也會在每年學期初舉辦名為OWL WEEK的迎新周,把同是交換生的同學們分配至各組,是一個認識許多外國朋友的好機會;在我自己的經驗中,我有許多在交換期間認識的要好朋友,都是在迎新周認識的,真的是一個參加後不會後悔、又可以快速認識萊登這個地方的活動。
交換期間收穫 感謝交換的機會、也鼓勵學弟妹勇於踏出舒適圈
在國外的這段時間,比起在課堂中的學習,其實我覺得自己學到更多的反而是在生活各個面向帶來刺激與挑戰的時候。
誠如前面談到的,由於旅行絕對是來歐洲交換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覺得在這個過程中我也學習、成長很多;在歐洲,許多諸如交通、採買、飲食等層面都與台灣大相逕庭,不免發生一些大大小小的意外,而在旅行途中,當這些意外發生時,很多時候真的只能靠自己的力量想辦法解決,雖然事情發生的當下可能還是會驚慌失措,但我覺得經歷一次次事件後,真的讓我學著處理很多原本以為不可能的事情、也更加獨立,都是非常寶貴的經驗。
另外,我相信在申請交換的同學中,有很大一部分同學出國的動機,都是想要了解不同的文化思維,而想要做到這點,在國外廣結善緣絕對是不可或缺的。對我來說,在國外交到許許多多來自不同國家的朋友,並與他們締結深刻的友誼,也絕對是此次交換很重要的一部分。
▲自從在前面提及的OWL WEEK交到許多外國朋友後,我便積極地與這些朋友保持聯繫、參與各種活動。高筱淇提供。
自從在前面提及的OWL WEEK交到許多外國朋友後,我便積極地與這些朋友保持聯繫、參與各種活動,雖然聽起來也許有點極端,但我自認在國外想要好好地體驗當地文化,很重要的一部分便是不要都是跟自己語言一樣的朋友聚在一起;很多同學出國後會想家,也可能覺得台灣人講中文比較親切,但仍舊想鼓勵大家走出舒適圈,給自己半年至一年的時間,真切地與外國同學交心,在各種對話間都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我覺得跟在自己國家交朋友,是非常不同的。
我知道很多人對交換學生的印象就是出國玩半年,但實際上並非如此,交換的期間我沒有一天覺得真的像是在度假,相反的,我的生活非常忙碌,因為有太多新知要吸收、太多挑戰等著我解決,而這些都實實在在擴展著我原本以為已經很充足的知識量。在實際交換前,我對未來職涯的想像是有限的,但出國後才知道,原來還有這麼多不同的選擇,甚至有這麼多不同的生活方式。
分享到這邊,很多其實也都是半年經驗的隻字片語,仍舊很鼓勵有機會的同學一定要親自走一遭,絕對會獲得意想不到的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