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電子報 > 從交換留學到打工達人:潘怡妏的日本工讀經驗談

從交換留學到打工達人:潘怡妏的日本工讀經驗談
2025/01/06

文/何則文  責任編輯/林天昱

 

在政治大學,許多學生都會選擇交換留學來豐富自己的學習經歷,但能在交換期間打工,同時在日本職場中脫穎而出,達成全國業績前十名,甚至靠努力實現一個月22萬日圓收入?這樣的故事卻少之又少。來自政大日文系的潘怡妏,用她的毅力與韌性,向我們展現一段精彩且勵志的旅程。

 

交換留學的起點:為何選擇東京御茶水女子大學?

談到交換留學的選擇,潘怡妏毫不猶豫地提及東京御茶水女子大學。「其實選擇御茶水的原因很簡單,因為我沒讀過女校,想體驗看看那種純女性的學習環境。」這所擁有悠久歷史的女子大學,常被外界形容為「貴族感濃厚」,但她分享,這些傳聞其實有些誇張。「實際上,學校裡的同學人都很好,氣氛溫暖又包容,而且非常國際化。」

御茶水女子大學對於國際學生的照顧也讓她印象深刻。「學校提供了非常多的資源,不管是語言輔導還是文化交流活動,都能讓外國學生快速融入。」這份支持也為後來的工作挑戰奠定了堅實基礎。

其實,在進入御茶水女子大學就讀之前,潘怡妏已經有過一些獨特的日本生活經驗。她曾在岐阜縣的高山市打工度假半年,期間負責一間鄉下民宿的接待事務,這份包含薪水的工作,幫助她初步適應了日本的文化和語言環境。

 

▲御茶水女子女子大學的徽音祭紀念照。/潘怡妏 提供。

 

從興趣到現實:打工的理由與選擇

抵達日本後,潘怡妏展現令人敬佩的行動力。「我到日本後,不到半個月就開始找工作,目標是靠自己養活自己!」她提到,積極打工的主要動力來自對動漫和演唱會的熱愛需要經濟支撐,以及對自立生活的渴望。「我其實一開始想去寶可夢中心工作,因為我真的很喜歡寶可夢。」然而,她不得不面臨一個現實的選擇:寶可夢中心的時薪僅有1200日圓,但大國藥妝的起薪高達1600日圓,差距顯著。此外,她也擔心當自己的興趣變成工作後,可能會失去原本的熱情。經過深思熟慮,她選擇藥妝店這條更具挑戰的打工之路。

 

挑戰與成長:從害怕到自信,全國業績前十名與22萬日圓的月收入

「剛開始真的很辛苦,因為要記住太多藥品的知識!尤其當客人詢問時,我經常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潘怡妏坦言,入職的第一個月可說是最困難的階段。不僅要兼顧交換學生繁忙的課業,還需要熟悉藥妝店的工作SOP,這對日文非母語者而言是巨大的挑戰。

更讓她備感壓力的是推銷產品。「剛開始,我根本不敢主動向客人搭話。」回憶工作的前三個月,潘怡妏時常因害怕被客人拒絕而退縮。但隨著對商品與流程逐漸熟悉,她的心態也產生了變化。「我開始學會把被拒絕當作一件正常的事,後來甚至覺得沒什麼大不了的。」

轉變的關鍵來自店裡前輩的指導。「前輩教我如何更自然地與客人互動,並且告訴我『拒絕是推銷過程中的必經環節』。」受到前輩點撥,她不再害怕失敗,開始積極出擊與客人交流、主動推薦產品。這樣的態度轉變,讓她在業績考核中脫穎而出,最終在全國的藥妝店銷售排名中榮登前十,獲得豐厚的獎金;業績高峰時,潘怡妏一個月的收入甚至達到了22萬日圓,遠高於普通學生的工資水平。「能做到這一點,其實是靠著不斷嘗試,還有累積經驗,讓自己變得更自信。」

 

 

▲潘怡妏在交換期間於ダイコク(大國藥妝)打工。/潘怡妏 提供。

 

文化差異與個人成長:從細節中學習日本

在日本的生活,潘怡妏感受到許多文化上的差異。「例如,日本客人在拒絕你的時候非常有禮貌,而外國人則更需要店員的推薦。」她指出,由於自己具備多國語言能力,特別受到外國觀光客的青睞,這讓她在職場上具備了獨特優勢,也因此得到額外的業績、薪水加成。

此外,她分享了一個有趣的經歷。「我很喜歡一個人去吃拉麵,但在日本,一個女生獨自吃拉麵並不常見,甚至會被店員特別關心。」這樣的細節讓她更加理解日本文化中對女性身分的特殊期待,也讓她學會在不同的文化中尋找自己舒適的生活方式。

 

 

▲潘怡妏於日本交換留學的生活紀錄。/潘怡妏 提供。

 

給學弟妹的建議:挑戰自己,勇敢突破舒適圈

談到對學弟妹的建議,潘怡妏分享,千萬不要因擔憂自己語言不流利就輕易放棄。在這段交換留學的經歷中,她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如何適應不同的環境,並勇敢地迎接挑戰。展望未來,潘怡妏希望能繼續升學,從事與日本相關的工作,有機會也將積極考慮在日本長期發展。

從交換留學到職場挑戰,潘怡妏的旅程不單單是一次文化交流的旅程,同時也是對成長的自我探索。「嘗試自己沒做過的事,不要害怕失敗。」潘怡妏說,「只要肯努力、相信自己的能力,生命中的各種挑戰往往能迎刃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