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詩晴 責任編輯/高筱淇
根據教育部統計,111學年度越南學生占全體境外生的22.9%,成為在台境外生最大群體。政大周邊的社區和店家也相應調整生活方式與觀念,促進了文化融合,讓生活環境更加多元。以下探討政大周遭居民對越南學生的看法和影響。
在政大校門旁,不畏日曬雨淋、寒假暑假,餵飽了二十多年來來去去的學生的肚子,順利小吃店的丁老闆已成為許多人的大學記憶中的一部分。對於越南學生的增加,她認為自從疫情過後有明顯感受到更多東南亞學生面孔的出現。雖然她對越南和越南人沒有特別的印象,但她提到有些學生講話有些口音,有時可能會聽不太懂,卻都非常有禮貌。丁老闆認為,不同國家學生的到來除了促進生意的興隆,更是增加了許多的文化交流的機會。
▲順利小吃店的蔡小姐每日與來來去去的學生交流
蔡小姐目前是順利小吃店的員工,以前曾在自助餐店中工作,接觸過大量學生,且住在學校附近已有三十八年。她談起越南人的印象是勤勞且獨立,特別佩服許多越南年輕族群獨自在異鄉創業。
就文化層面,蔡小姐也提到,自己曾參加過越南朋友的婚禮,談及越南獨有的婚禮習俗,她興奮地說道:「雖然已經過了三十多年,但(越南)婚禮習俗差異太多了,像是女方家中結婚時要殺小豬之類的習俗,真的印象特別深刻。」
她也因此強調文化交流的重要性,認為不同國家的人來台交流能彼此拓展視野,並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也能有機會到國外看看。
在美味派工作的龎小姐住在木柵國小附近。她對越南人的印象主要集中在美食和越南新娘。談起最近越南學生的增加,她表示不論是社區還是學生,對外國人都非常友善,也提到店內甚至提供英文菜單以便溝通。龎小姐認為,越南學生的到來對社區氛圍有積極影響,更是一種文化融合的趨勢體現。
▲在美味派工作的龎小姐正在準備學生的早餐
政大周遭社區對越南學生的接納和理解正在逐步加深,隨著越南學生在台人數的不斷增加,不僅豐富了當地的多元文化,也促進了社區的和諧與共融,創造更多文化交流和發展的機會。並且,社區居民和店家在接納外國學生方面展現出的包容和友善,亦是造就多元文化社區趨勢的重要因素之一,而政大周邊的店家與居民,正是此文化融合的最佳見證者。